365体育投注_360足球直播-中国体彩网|唯一官网

上海:强化三大先导产业引领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024-05-22 15:12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张雪)
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上海:强化三大先导产业引领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024年05月22日 15:12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5月22日,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第一批次采访第二站在上海正式启动。来自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委金融办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上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

  2023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保持经济中心城市首位度,位居世界城市前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框架基本形成,并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位置迈进,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6万亿元,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持续增强。

  “上海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葛东波介绍。上海持续强化高端产业引领作用,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实现创新突破,2023年产业规模达1.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逾14%——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力突围,牵头承担一批国家攻关任务,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生物医药领域布局实施糖类药物、精准蛋白质图谱、人类表型组二期等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累计获批Ⅰ类创新药、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占全国的1/4和1/6,全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9337.32亿元、增长4.9%。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算力、语料和人形机器人加快布局,国内首批通过备案的11款大模型中,上海占据3席。

  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2023年,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创新投入实现稳步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4.4%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达10%左右;上海全市财政科技支出528.1亿元、增长36.7%,其中上海市级财政支出265.3亿元,基础研究支出占比达23.6%。

  “上海积极抢占科技前沿,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介绍,首先是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科技布局,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战略决策咨询机制,制定实施计算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基因治疗、元宇宙、区块链等领域专项行动方案,深化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6G、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4S)等领域创新布局。

  同时,上海正在打造一流新型研发机构,聚焦人工智能、Web3.0、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和数学等基础学科,组建上海浦芯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4.8%。日均新增科技企业37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4万家,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850亿元,同比增长21.1%。

  “下一步,上海将坚持以前沿技术为引领,在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屈炜表示,未来上海将继续重点布局三大先导产业,加快三大先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将加强对人工智能芯片与算法、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方面的布局。包括加快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培育,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下一代互联网(Web3.0)、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同时做大做强高质量孵化器,聚焦前沿新赛道启动新建7至10家高质量孵化器,设立早期孵化基金等等。(经济日报记者 贺浪莎 唐一路

(责任编辑:张雪)